产经新闻/ midwifery news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展览与传媒中心整理
【政策篇】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主要目标提到: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措施,对未来五年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六部门印发意见,共同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引领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综合运用质量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外贸政策、监管政策等手段,支持民营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切实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以质量政策推动质量提升。
商务部发布《“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
近日,商务部正式印发《“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强化开放平台功能、提升外商投资促进服务水平、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国际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7个方面,明确23项重点任务,提出具体举措。
【市场篇】
“双碳”行动施工图划定 多行业迎投资新机
在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备受关注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政策文件先后发布,提出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明确2030年相关领域细化目标,“双碳”施工图逐步明确。据了解,下一步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将陆续落地,推动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多行业变革提速。新能源板块持续火爆,2030年风电、光伏装机目标或超额完成。绿色交通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新能源汽车迎大力推广。而钢铁等工业领域则面临洗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多地公布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这些领域成为发力重点
“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被摆在重要位置,各地也相继结合资源禀赋制定具体施工图。据不完全统计,近日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地公布了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未来5年的建设重点。多地发力科技创新让区域创新格局进一步协调。统计局9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r&d经费分别为16517.3亿元、4662.9亿元和321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12.0%和12.4%,中西部地区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
压缩气体储能技术,会成为解决新能源不稳定的关键吗?
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5%,2060年该比重要过80%......这两天,国务院接连发布“双碳”战略重磅文件,将非化石能源再度拉上了舆论热点。但众所周知,非化石能源中装机增长最快的风电和光伏波动很大,需要搭配储能。现有的储能方式里,最稳定可靠的抽水蓄能在选址上存在先天限制;电化学储能发展迅猛但在安全、寿命等方面还有待加强。要想建立坚实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还需要更多新型储能技术的加入。
这当中,压缩气体储能凭借其寿命长、成本低、安全环保的特性,被认为是继抽水储能之后第二大适合gw(吉瓦)级大规模电力储能的技术。
“十四五”我国炼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炼油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生产领域,近年来一直面临着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发展困境,“大而不强”问题突出。不过,在多位专家看来,随着近年来相关引导及监管政策的持续发力,叠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炼油行业正向着良好的局面发展,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炼油结构将迎来深度调整。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钢制安全壳底封头吊装成功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钢制安全壳底封头24日在海南昌江提前吊装完成。这是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后续反应堆厂房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壳是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安全关键屏障,在结构上由顶封头、筒体和底封头三部分组成。底封头位于内部结构基础和整体筏基之间,支承着钢制安全壳,并将钢制安全壳及其支承物项的各种荷载和作用传递到整体筏基。
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开工建设
10月22日,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的开工仪式在东方汽轮机八角园区举行,标志着我国这一储能技术迈开了真正工程化应用的步伐。新型高效二氧化碳气液两态储能系统面向国家能源重大需求,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大幅提升我国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功率等级、容量和地域适应性,在大容量长时储能上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尤其适合10mw级、100mw级和1000mw级长时储能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与清洁能源配套,也可与传统火电配套使用,作为传统火电灵活运行时小负荷工况的功率补偿,可大幅提升机组调峰能力和能量综合利用效率。
南方五省区十年内将新增2100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
在10月24日举行的南方五省区抽水蓄能建设动员会上,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宣布将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未来十年建成投产的抽水蓄能总装机容量将达2100万千瓦,以满足2030年南方五省区约2.5亿千瓦新能源的接入与消纳需求。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是当前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我国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未来十年,南方五省区将新增新能源装机2亿千瓦以上。但以风电、光伏等为主体的新能源,输出电力不稳定,具有波动大、随机性等特点。
【国际篇】
德国推进海外氢能项目建设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与德国联邦教研部日前发布《国际氢能项目资金资助指南》,以加快氢能经济发展并为德国氢能进口做好准备。到2024年底,德国政府将为此提供共计3.5亿欧元。这份资助指南通过对工厂设施的投资资助,专门支持在欧盟以外国家的氢生产和加工,以及氢能的储存、运输和使用项目。此外,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可以为相关研究项目、研究培训措施等提交资助申请。
三菱将在2030年前投入175亿美元来推动脱碳
日本三菱公司表示,到2030年,该公司将在可再生能源和氢气等替代能源领域投资2万亿日元(合175.4亿美元),以推动其脱碳和减排努力。三菱公司是一家贸易公司和矿产资源公司,在全球拥有能源和金属资产。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0年的水平上减半,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此举出台之际,全球石油和煤炭生产商及消费者正通过投资于更清洁的能源和开发消除气候变暖气体的技术,加速远离化石燃料。
【会员篇】
国产化首台(套)防喘振阀助力世界首套荒煤气制乙二醇项目投产成功
10月24日19时36分,由中国五环epc总承包的世界首套荒煤气制乙二醇项目——哈密广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荒煤气综合利用年产40万吨乙二醇项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出合格乙二醇产品。此次应用于哈密广汇荒煤气制乙二醇综合利用年产40万吨项目,是目前国内首台(套)批量化、国产化并得到工业应用的防喘振阀。
该防喘振阀是纽托克流体控制有限公司和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自主开发、攻克难关、掌握了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控制阀产品,于2021年4月14日通过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组织,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隋永滨担任专家组组长的鉴定。
中国石化重大装备“聚丙烯立式氢压机”顺利通过验收
10月22日,受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办公室委托,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在浙江强盛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聚丙烯装置立式氢压机”国产化研制项目装备出厂试验见证会。此次“聚丙烯装置立式氢压机”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制项目,于2018年开始研发,经由课题组的精心设计、反复论证、多次试验,在曲轴整体锻件无油孔技术、曲轴箱充氮保护技术等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提高了机组工作效率、延长了零部件使用寿命、提升了使用安全性。同时,“聚丙烯装置立式氢压机”作为国内首次研发的机组,将形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制定全套的生产制造标准。
明通阀门顺利交付中石化山东lng项目上装球阀
近期,明通阀门制造的一批上装式球阀顺利通过中石化验收并交付使用。2021年7月14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阀门供应储备中心就sei山东lng三期阀门项目,与明通阀门签订了一批dn20-dn400 900lb上装式球阀。2021年9月30日,明通阀门已准时交付了79台阀门,另续标采购增补16台,2021年10月6日也已全部交付并现场安装,为华北冬季顺利供气提供了保障。
七一一所低压蒸汽压缩机开发项目完成出厂试验
近日,在中国船舶集团七一一所召开中国石化重大装备立项课题“低压蒸汽压缩机的研发”国产化开发项目装备出厂试验见证会。低压蒸汽压缩机研制成功,将突破国内外大型高温螺杆压缩机的技术瓶颈,提高七一一所产品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同时,在芳烃装置上的应用,也将显著提高我国芳烃技术及装备水平,降低装置能耗,并为大型炼化装置的二氧化碳减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双良节能中标间冷系统工程epc总承包项目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5日获悉国家能源招标网公示的中标结果,确认公司中标《国神公司彬长发电公司低热值煤660mw超超临界cfb示范项目#1机主机间冷系统工程epc总承包》招标项目。该项目是国神公司彬长发电公司低热值煤660mw超超临界cfb示范项目,全面成后将有效巩固我国在cfb发电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提高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水平,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产业保障。
伟隆股份项目中标合计金额约2.5亿元
10月22日,伟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确定公司为“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21-2023年度二次供水设施年度供应商招标项目-不锈钢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及止回阀(项目编号:szwg2021t-13)”和“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21-2023年度二次供水设施年度供应商招标项目-不锈钢减压阀、排气阀及过滤器(项目编号:szwg2021t-12)”项目的中标单位,项目中标金额分别约为1.447亿元和1.059亿元(具体金额以双方最终签订的合同为准)。
厚德仪表防爆振动速度传感器通过国家强制性ccc认证
近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专家赴厚德仪表,对st-2i防爆振动速度传感器/hd-st-3fb防爆振动速度传感器进行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工厂审核工作。ccc审核组专家们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肯定了厚德仪表能够贯彻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各项规定,保持产品质量稳定和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于2021年10月20日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ccc证书)。
【协会篇】
2021年中通协阀门分会团标评审会在京召开
10月14日,中通协阀门分会2021年团体标准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通协副会长兼阀门标委会主任张宗列主持。5主要起草单位分别对本单位主起草标准的立项背景进行了说明,评审组听取了起草单位关于标准技术内容、编制过程和关键问题处理等内容的汇报,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讨论,一致同意本次评审的七项标准通过审查,并在现场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下一步起草单位将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报批稿上报中通协。
中通协气体分离设备分会团标委2021年年会暨团标审查会召开
10月13日,中通协气体分离设备分会团标委2021年年会暨团标审查会在杭州市召开,通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放应邀参会并致辞。首批立项的《氢气透平膨胀机》、《智能空分先进控制系统》、《空分装置安全运行规范》三项待审团标通过审查, 下一步起草单位将根据专家委员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标准,并定向征求部分用户意见后,形成报批稿提交中通协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定。会议还就第二批《储能型空气分离设备》《液体透平膨胀机》两项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审查。
中通协信息部——9月通用机械行业动态
中通协信息部按月编辑发布动态信息,以实时传递国家产业政策,及时跟踪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最新动态及诉求,通报协会双向服务及自身发展所做工作。充分发挥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